
2024年11月26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60周年系列學術講座第二十二講“家國與身體:南少林與近現(xiàn)代的國術運動”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成功舉辦。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編輯部主辦,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陳進國教授主講,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志鴻、李華偉研究員與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建欣編審主持。
本次講座以福建南少林為中心,探討了近代國術運動的興起及其背后的家國文化構(gòu)建。陳進國教授首先指出,南少林作為一種疊合記憶,是明代東南沿海地區(qū)抗倭、清初反清復明等歷史事實之“積淀”和“移情”的產(chǎn)物,承載了很多家國的想象。通過梳理南少林武術與醫(yī)術的傳承及其在南洋傳播的歷史,陳進國教授進一步分析了身體如何與家國聯(lián)系在一起促成了近代國術運動,從而不斷地凝聚、催熟著不同地域的漢人群體的政治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與談環(huán)節(jié),李志鴻研究員指出陳進國教授從記憶傳承角度探討近代家國觀念的形成讓他很受啟發(fā),李華偉研究員則對近代的家國概念作了進一步引申?,F(xiàn)場嘉賓圍繞家國、武術、近代國術運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講座圓滿結(jié)束。
(圖、文:世界宗教研究所 易中亞)
(編輯:許津然)
1.來源未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世界宗教研究所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注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世界宗教研究所所有。未經(jīng)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電子刊物不得轉(zhuǎn)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wǎng)站轉(zhuǎn)載,但須清楚注明出處及鏈接(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wǎng)上收集,均已注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