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會通視域下的儒家超越性問題”學術研討會于2020年8月24-25日于青島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主辦,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承辦。
本次研討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河北大學等高院和科研單位的5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從中西文化比較的角度,深入研討儒家的超越性問題,探討古老的儒學重建其形而上思想以返本開新的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趙法生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鄭筱筠研究員致開幕詞
會議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趙法生研究員主持開幕式,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鄭筱筠研究員致開幕詞。她對各位專家和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結合新冠疫情下中國的成功應對及對其他國家的人道主義救援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中國的軟實力,深入研究東西方文化差異,深入研究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儒家文化精髓,是時代的需要,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代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本次會議的主題選取“中西會通視域下的儒家超越性問題”進行討論,聚焦儒家的超越性問題,從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來探討中華儒家文化特性,這無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副院長(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堅教授致辭。他對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的成立、構成、師資、研究生培養(yǎng)及發(fā)展情況予以了介紹,并結合理學家朱熹的著名詩句“唯有源頭活水來”之啟示,指出在中西會通時代背景下,儒家(及其他宗教學專業(yè))應該努力探討并追尋到自己的“活水源頭”。資深學者、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謝遐齡教授致辭。他指出,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關注探討的系列話題有重要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盧國龍研究員致辭。他指出在當代強調儒家超越性,有一個特殊的含義。
參加論壇的5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發(fā)言和探討。研討會共收到學術論文近50篇,內容涵蓋“超越性概念對儒學的適用性”、“中國哲學中的超越性”“西方哲學中的超越性”“中西哲學宗教比較看超越性”、“內在超越與外在超越”“孔子的中道超越”“道教與民間宗教的超越性”等多方內容。分論壇圍繞以下主題展開:
1.中西哲學與超越性問題;
2.中西宗教視域下的超越性問題;
3.多維視域中的超越性問題。
“中西會通視域下的儒家超越性問題”論壇一角
本次論壇立足學術前沿,主題新穎,引人入勝;中西哲學、宗教學界著名學者云集,互鑒交流,精彩紛呈。同時,學者們還針對現(xiàn)代社會道德滑坡、精神生命等問題,試圖從實踐層面探索解決途徑,對儒家文化的經世致用、哲學理念的社會實踐、人類精神文明的提高等諸多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張宏斌副研究員主持閉幕式
8月25日12時論壇順利落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張宏斌副研究員主持閉幕式。閉幕式上,山東大學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傅永軍教授對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十年來于青島舉辦九期論壇,探尋道路、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示了高度贊賞。他指出1840年以來世界整體大背景下,思考現(xiàn)代性,必須在中西對話平臺下思考古今之辨。古今之辨完成沒有?如何辨?應該上升到這一角度。他認為地球村的人們對于理解絕對普遍性即超越性的東西,存在不同走向?!爸袑W為體,西學為用”并未完成,中西對話、禮儀之辨,仍在進行中。東西方溝通,應該是同情式、尊敬式的照面,共同在形上哲學層面討論對方本根性的問題。我們必須進入到他人的理解領域之中,在視域融合中,以促成新的理解發(fā)生,消除善意的強力意志,讓意義在新的世界發(fā)生。這也是中國知識人的歷史使命。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副院長(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堅教授認為,本次論壇也是近幾年來西方哲學等專業(yè)學者開始關注儒學、孔子,學術眼光回歸到國內的縮影。今后,我們也應該探討一下中西會通下的佛教等,看西方哲學、儒家、道家等專業(yè)學者如何看待和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學理論研究室主任趙廣明研究員指出,宗教哲學論壇十年九期,飽含了幾代學人不斷努力的汗水和心血,其內容跨宗教和哲學,而且由當代最好的學者一起討論這個問題。這次論壇不是一個終結,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他認為,趙法生研究員提出的“中道超越”,對于儒家超越性意義重大。超越是必須的,但其根基何在?從哪里超越?這都是下一步應該予以繼續(xù)回答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趙法生研究員認為,本次研討會是一次中西學者之間的思想盛會,在對于儒家超越性問題的探討上達到了新高度。超越性問題已經觸及到現(xiàn)代儒學的思想核心?,F(xiàn)代新儒家1958年宣言已經提出,儒學不僅是倫理學說,還有安身立命的功能,具有超越意義,這是他們建構內在超越思想的開始。內在超越說是體大思精的思想創(chuàng)構,這一重大理論問題值得繼續(xù)深入討論。他相信,這次中西思想的深層對話,絕不是結束,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與會者合影留念
(供稿: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常會營)
(編輯:許津然)